简介
article is introducet

国金证券:垃圾分类的经济性分析之从东京到上海-201907
时间:2019-08-03 12:13:30
发布者:须菩提
所属领域:共享空间  
阅读量:1068  下载量:54

正文
article overview

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经历了末端处理、前端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发展过程

 20世纪 50 年代~1975 年,日本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垃圾管理政策,集中于垃圾末端处理。 1975 年~90 年代,日本从末端处理转向前端治理,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体制。 90 年代以来,日本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,垃圾分类与处理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。 严苛的分类制度、定时定点收集制定垃圾、 严格的惩罚措施与监督机制是日本垃圾分类管理成功的保障。居民负责前端分类,政府负责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。 垃圾分类的效果显著,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、无害化、减量化。

东京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经济性分析

日本垃圾收费已成主流, 地方政府主要以指定垃圾袋、垃圾处理券和直接收费方式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。 东京多摩地区采用指定垃圾袋与垃圾处理券并行的收费方式, 居民平均每年需要支付3685 日元垃圾处理费, 承担 23%垃圾处理费用。 

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经费70%以上来源于政府财政。 2017 年,东京垃圾处理单位成本为 57093 日元/吨,折合人民币 3786 元/吨, 其中垃圾收集与运输成本折合人民币 2416 元/吨, 垃圾处理与处置成本折合人民币 1370 元/吨。 东京多摩居民支付垃圾处理经费为 3685 日元/人/年, 折合人民币 235 元/人/年,多摩居民支付的垃圾处理费占可支配收入的 0.22%。

上海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经济性分析

上海市强制垃圾分类存在前端垃圾分类成本,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垃圾清运成本,垃圾中转成本、垃圾转运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。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全过程总成本为 985元/吨, 前端垃圾分类服务成本为 390 元/吨, 中端垃圾收运成本为 290 元/吨,终端垃圾处理包括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,综合成本为 305 元/吨。 假设居民承担前端垃圾分类费用,需要支付 25 元/月/户,折算到个人 120 元/年,若支付全过程成本需要支付 62.9 元/月/户,折算到个人 301.9 元/年。 

对比东京,上海垃圾全过程处理成本远低于东京的处理成本(985 vs 3786);东京垃圾焚烧占比为 80%以上, 上海需要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产能,减少垃圾填埋占比; 东京有较为成熟的垃圾收费体系, 上海市暂无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,计划逐步建立计量收费、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。

 关注垃圾分类与处理全产业链

 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地级市的推广,我们认为环卫车销售将迎来新的增量,推荐关注盈峰环境、 龙马环卫。按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工作要求, 2018 年起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末端设施建设,其中湿垃圾至十三五末将形成 7000 吨/日处理能力,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,计划新、扩建 7 座,力争 2021 年前后形成 2.8 万吨/日以上焚烧处理能力。日本垃圾分类非常成熟,垃圾热值明显高于我国, 日本北九州垃圾热值为 13080kJ/kg(2012 年)、上海为 5800 kJ/kg(2016 年),因此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的提升将带来吨发电量增加。


相关成果
related articles
智库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