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互联网30年,每一个90后都是最直观的见证者
时间:2020-01-23 17:17:58
发布者:西王母
所属领域:地产江湖 产业发展
阅读量:1251
原创 浪里个男 浪里个男 2019-12-05
还有20多天,2019年即将过去,最大的90后即将迎来三十岁。三十而立。岁月匆匆不回头,但你若愿意回头,会发现自己曾是如此幸运。
我们虽然不像00后那样,天生就是互联网原住民。但每一个90后,都是中国互联网的见证者。每一个90后。从0到1的亲生经历者。
CSDN总结了这30年变化:
1990年,华为自主研发面向酒店、小企业的PBX技术商用。
1994年春,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,宣告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始。
国内第一个网络开放论坛平台——曙光BBS诞生。
1995年夏天,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出生。
1995年,国内第一家网站——瀛海威时空横空出世。
那一年,北京中关村白颐路南端的街角,突然竖起一块巨大的招牌:"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?——向北1500米。"
如今,但凡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历史的纪录片,一定会提起这块招牌。
同年,张朝阳携风险投资回国创业。用别人的钱创业,那时候还是新鲜事儿。
1997年,网易成立。
1998年,王志东,建立新浪。
1999年,是20世纪最后一年,也是目前看来对国人互联网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年。这一年,华为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。这一年,马化腾发布QQ第一版OICQ。那时的微笑脸,真的只代表微笑,那时的呵呵,真的只是语气词。同年,马云带来了名字充满阿拉伯气息的阿里巴巴。20年前诞生的一款聊天软件和一款购物软件,伴随90后从少年到中年。如今,我们对App的依赖,甚至超过父母的依赖。
2000年,百度成立。
2003年,我们经历了"非典",也见证了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。那一年,我们在电视前,是那样的激动,再后来,我们还在课本上"学"到杨利伟的故事。那一年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,悄悄成立。
2005年,博客兴起,徐静蕾开通新浪博客后,无数人效仿跟随,她也因此被称为"中国博客第一人"。同年,华为成为英国电信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。
2006年,"熊猫烧香"的病毒,数百万台计算机遭到感染和破坏。
90后开始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两面性。
2009年,各大门户网站开始测试微博功能,最终新浪独占鳌头,10年间,微博曾陪伴无数人经历大事小情。同年,华为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上,首次展示华为第一款智能手机。此后十年,华为从养在深闺人未识,到闻名遐迩海内外......
2011年,张小龙携微信款款走来,今天你能看到这篇文章,全是拜他所赐。
2012年,90后开始进入职场。同年,王兴成立美团网,团购大战打得正酣。还是这一年,王兴的老乡张一鸣,创办字节跳动,他号称要实现信息去找人,而不是人找信息。仍是这一年,不会开车的程维,揣着凑来的80万,开做滴滴打车。
2013年末,微信红包横空出世,几个月后的2014春晚,几亿人瞬间发现,原来红包还可以这样玩儿。
2014年,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,相比马老师也想不到,5年后阿里会在香港二次上市。
2015年,华为智能手机发货超1亿台,市场份额进入全球前三、中国第一。彼时,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,从此以后,你叫外卖也好,种草一家餐馆并去拔草也好,都得用同一家公司的软件。
2016年,直播兴起,YY、虎牙、斗鱼、花椒......从年初的几十家,到年末的一千多家,人们大喊,短视频的风口来了。
2017年,共享单车崛起,黄的、橘的、蓝色、绿的,颜色多得可以凑够一条彩虹。然而直播和共享单车的结局,竟是惊人的相似,入局者多,出局者也多。这一年,AI很火,火到北京五环上奔驰着李彦宏的无人车。
2018年,华为发布全球首个覆盖全场景人工智能昇腾系列IP和系列处理器。
2019年,华为又发布一款名为华为鲲鹏的高性能的数据中心处理器。
其中,华为鲲鹏包括服务器和PC机芯片,华为鲲鹏920是业界首颗64核的数据中心处理器,性能比业界主流处理器高25%、内存带宽高60%;同时华为鲲鹏还把CPU、桥片、网络和磁盘控制器"4合1",是当前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数据中心处理器。
90后,从曾经被认为玩世不恭的一代,到现在自称佛系养生的一代,其中经历了什么?
如今大家很少在说 90 后这个词,因为 00 后成为了互联网的话题焦点,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成年,开始步入社会。
90 后接过了 80 后的接力棒,来到了这个社会的主战场上,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新生力量,即将成为八零后的接班人,成为职场里的主力军。
我经常在想,我们这些 90 后在成长过程中背负了多少压力,承受着多少争议,要面对多少的挑战,以及不公平的对待。
很多年前还有一种言论在说 90 后是垮掉的一代,现在他们却不得不承认,90后可能是最有压力的一代,因为他们的父辈所在的时代,可以说是百废待兴,他们有很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就算是 70 后,80后,可能早年投资一套房产,多年之后就改变了命运。
90 后似乎已经成功地避开了这一些时代红利。虽然在互联网时代,如今的 90 后改变命运的方式实际上更多,但是也都更加困难,因为竞争更激烈了,成功的比例更小了。
90 后的压力大吗?其实还是挺很大的。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 90 后选择佛系生活,学会了养生。
00 后在移动互联网末期享受最好的时代馈赠,而 90 后在这个时代交替的关键时刻经历了这一切,他们中有很少数人可以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,更多人则只能沉迷于这个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副产品,比如泛娱乐、游戏等等足以占据年轻人所有时间的事物。
他们接受着互联网浪潮的洗礼,他们去体验每一款互联网产品,他们喜欢分享,传播各种有意思的东西。同时他们在变化之中,倍感焦虑,他们无所适从,却又希望抓住什么。
他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,不断迷失自己。因为这个时代是个娱乐化的时代,他们被一样又一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,却无法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,他们只能够从中获得短暂的欢愉。
当然当今也有很多 90 后已经迈出了他们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一步,他们也许可以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,也许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。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 90 后还没从这个泛娱乐时代里走出来,他们没有能够把握住这个时代的命脉,没有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,于是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洗礼中不断老去,直到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而不自知。
也许这就是泛娱乐时代带来的冲击吧,要么娱乐至死,要么就应该更加懂得生活。
加油,90后。